宋詞典故·扊扅炊
【出典】 《樂府詩集》卷六○《琴典歌辭四》載秦·百里奚妻《琴歌三首》,題解引東漢·應劭《風俗通》:“百里奚為秦相,堂上樂作,所賃浣婦自言知音,因援琴撫弦而歌。問之,乃其故妻,還為夫婦也,亦謂之扊扅。”又引《字說》:“門關謂之扊扅,或作剡移。”所載《琴歌》其一:“百里奚,五羊皮。憶別時,烹伏雌,炊扊扅,今日富貴忘我為。”按《太平御覽》卷五七二引《風俗通》,有上述引文,歌辭文字小異,缺“炊扊扅”語。
【釋義】 扊扅炊,意為燒門栓做飯。秦人百里奚妻作歌,追述其夫發跡之前,生活窮困,自己曾燒門栓做飯為丈夫送行,歌中有“炊扊扅”語。后世常用此典詠貧士發跡,夫妻團圓。
【例句】 五十扊扅炊。待五十、富貴成癡。(劉辰翁《促拍丑奴兒·辛巳除夕》3201)這里用本典切合夫婦團圓,感嘆發跡成空。
上一篇:典故《彥輔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
下一篇:典故《揚夬王庭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