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詞典故·一力勝九牛
【出典】 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公儀伯以力聞諸侯,堂溪公言之于周宣王,王備禮以聘之。公儀伯至,觀形,懦夫也。宣王心惑而疑曰:‘女之力何如?’公儀伯曰:‘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,堪秋蟬之翼。’王作色曰:‘吾之力能裂犀兕之革,曳九牛之尾,猶憾其弱。女折春螽之股,堪秋蟬之翼,而力聞天下,何也?’”
【釋義】 周宣王自稱:他的力氣之大足以拉住九頭牛的尾巴,使它們倒退而行。后世常用“一力勝九牛”表現(xiàn)力氣超常。
【例句】 習懶非癡,覺迷是病,一力那能勝九牛。(趙師俠《沁園春·和伍子嚴避暑二首》其一2076)這里反用本典,表示生活當順任性情,聽其自然,不要作力不從心的事。
上一篇:典故《一劍橫空,飛過洞庭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
下一篇:典故《一千齡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