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詞典故·妝在臂
【出典】 唐·元稹《鶯鶯傳》:“(崔鶯鶯)言畢,翻然而逝。張自失者久之。復踰而出,于是絕望。數夕,張生臨軒獨寢,忽有人覺之。驚駭而起,則紅娘斂衾攜枕而至,撫張曰:‘至矣至矣!睡何為哉!’并枕重衾而去。張生拭目危坐久之,猶疑夢寐。然而修謹以俟。俄而紅娘捧崔氏而至。至,則嬌羞融冶,力不能運支體,曩時端莊,不復同矣。是夕,旬有八日也。斜月晶瑩,幽輝半床。張生飄飄然,且疑神仙之徒,不謂從人間至矣。有頃,寺鐘鳴,天將曉。紅娘促去。崔氏嬌啼宛轉,紅娘又捧之而去,終夕無一言。張生辨色而興,自疑曰:‘豈其夢邪?’睹妝在臂,香在衣,淚光熒熒然,猶瑩于茵席而已。是后又十余日,杳不復知。張生賦《會真詩》三十韻,未畢,而紅娘適至。因授之,以貽崔氏。自是復容之。朝隱而出,暮隱而入,同安于曩所謂西廂者,幾一月矣。”(據《太平廣記》卷四八八引)
【釋義】 在唐傳奇《鶯鶯傳》敘寫的戀愛故事中,張生同崔鶯鶯幽會之后,懷疑自己是在作夢,直到看見手臂上殘留的崔鶯鶯的脂粉殘跡(殘妝),才確信是事實。后人因用“妝印臂”、“妝在臂”作為詠戀人幽會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①香在衣裳妝在臂,水連芳草月連云,幾時歸去不銷魂。(蘇軾《浣溪沙·春情》316)這里用本典敘寫同佳人的幽會。②酒香唇,妝印臂,憶共人人睡。(趙長卿《更漏子》 [燭消紅]1813)這里用本典追敘同戀人同床共寢的情景。
上一篇:典故《奏赤章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
下一篇:典故《妝額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