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和中,進士李賀善為歌篇,韓文公深所知重。于縉紳之間每加延譽,由此聲華籍甚。時元相國稹年少,以明經擢第,亦工篇什,常愿結交于賀。一日,執贄造門,賀覽刺不答,遽令仆者謂曰:“明經擢第,何事來看李賀?”相國無復致情,慚憤而退。其后,自左拾遺制策登科目當要路。及為禮部郎中,因議賀父諱“晉”,不合應舉。賀亦以輕薄為時輩所排,遂成軻。 ○唐·康駢《劇談錄》卷下 事亦見宋·王讜《唐語林》卷六。
[述要] 唐元和年間,舉子李賀工詩歌,韓愈非常看重他,常在縉紳面前稱揚他,李由此聲名鵲起。其時,元稹正年少,以明經第一擢第,也善詩,想與李結交。一日,持了名片,登門拜訪。李見了名片,并不請他入內,反而命仆人傳話:“你只是明經及第,何必來看李賀?”元無話可答,只好懷恨而去。后來,元制策登科,授左拾遺。不久,升為禮部郎中,已據要路津。他在與朝士議論時提出: 李的父親名“晉肅”,應該避諱,不能赴進士科試。同時,李也因舉止輕薄,受到同輩士人排擠,以致終生坎坷。
[按語] 唐代科舉有進士、制科及明經之分。唐人尤重進士,而明經及第則等閑視之。元稹阻止李賀進士及第,不實。宋方崧卿《韓集舉正》、近人朱自清《李賀年譜》、岑仲勉《唐史余沈》卷三皆辯之。
上一篇:《足詩借眠 張雨》
下一篇:《輕蛺蝶舉子 鄭之文 馬守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