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詞典故·墜鞭
【出典】 唐·白行簡《李娃傳》:“天寶中,有常州刺史滎陽公者……有一子……自毗陵發,月余抵長安,居于布政里。嘗游東市還……見一宅,門庭不甚廣,而室宇嚴邃。闔一扉,有娃方憑一雙鬟青衣立,妖姿要妙,絕代未有。生忽見之,不覺停驂久之,徘徊不能去。乃詐墜鞭于地,候其從者,勅取之。累眄于娃,娃回眸凝睇,情甚相慕。竟不敢措辭而去。”(據《太平廣記》卷四八四引)
【釋義】 唐傳奇《李娃傳》中的鄭生迷戀名妓李娃的秀麗姿色,過李宅時借“墜鞭”為由得以注視李娃。后因用作傾慕女性的典故,也借詠風流艷事。
【例句】 ①墜鞭人意自凄涼,淚眼回腸。(晏幾道《風入松》[柳陰庭院杏梢墻]254)這里以迷戀佳麗的鄭生自況,自敘美妓別離后的落寞凄涼。②繡鞍縱驕馬,故墜鞭柳徑,緩轡花衢。(晁端禮《玉樓春》[記紅顏日向瑤階]422)這里用“墜鞭”典,追敘早年在京都訪妓的風流生活。③丹府黃香堪笑,章臺墜鞭年少。(晁補之《離亭宴·次韻吊豫章黃魯直》562)此詞吊黃庭堅。句中合用張敞、鄭生事,以“墜鞭”描寫黃氏早年的冶游生活。④倦客平生行處,墜鞭京洛,解佩瀟湘。(陸游《玉蝴蝶·王忠州家席上作》1590)這里用“墜鞭”典,追敘往昔壯游時對歌妓舞女的傾慕。⑤翡翠樓前芳草路,寶馬墜鞭曾駐。(辛棄疾《惜分飛·春思》1908)這里用來追敘當年歡戀歌妓的往事。
上一篇:典故《墜甑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
下一篇:典故《壯發頻照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