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積薪棋術功成,自謂天下無敵。將游京師,宿于逆旅①。既滅燭,聞主人媼隔壁呼其婦曰②:“良宵難遣,可棋一局乎?”婦曰:“諾?!眿嬙唬骸暗趲椎老伦右?sup>③?!眿D曰:“第幾道下子矣?!泵詳凳?。媼曰:“爾敗矣。”婦曰:“伏局④。”積薪暗記,明日復其勢⑤,意思皆所不及也⑥。
(《唐國史補》)
注釋①逆旅——客店,旅館。②媼——老婦人。③第幾道——唐代圍棋棋盤有縱橫各十九道線,雙方在縱橫線交叉點布子。④伏局——輸了這一局。⑤復其勢——復驗那盤棋的局勢。即根據婆媳所說,重新布子走棋。⑥意思——攻殺防守的用意、思路。
賞析王積薪是唐代翰林待詔,長于下棋。據傳他曾從唐太宗南狩,住在山中孤老家中,得姥兒婦授圍棋之法,棋藝大長。他自負“天下無敵”,但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卻使他重新認識了自己。這篇短文便是從這里著筆的。
短文以王積薪從自負到自慚的心態變化為線索展開情節,構思巧妙,描敘傳神。王積薪夜宿旅店,滅燭后聽到店主家婆婆邀兒媳下棋,這自然吸引了他這個圍棋好手。妙在婆媳二人隔墻對弈,王積薪則隔墻聽棋。那婆媳二人在心中虛設的棋盤上攻殺防守,對答中,這盤盲棋竟下了幾十個回合。下盲棋必須具備良好的記憶能力,而這婆媳二人竟能你來我往“名言數十”,又見其技藝之高。這里實寫婆媳對弈,用意卻在王積薪對此的反應。王積薪從被這盤盲棋所吸引開始,他的自負心態即在悄悄轉化。他把這盤棋的棋勢默記于心,待第二天“復其勢”,猛然發覺自己“意思皆所不及”,棋藝在這婆媳二人之下,這便徹底動搖了他“天下無敵”的自負。至此,我們看到了王積薪能尊重事實,有自知之明的閃光點。
“逆旅聞棋”將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,寫婆媳說棋愈精彩、傳神,愈能將王積薪聞棋之后靈魂的震動表現得真實可信,從而更生動、形象地闡發了山外有山、人外有人、學無止境的道理。
上一篇:《磬怪》原文|賞析
下一篇:《崔昭行賄事》原文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