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畫·林泉高致
北宋山水畫大家郭熙及其子郭思合著。中國第一部系統完整地探討山水畫創作的理論著作。一卷,共六篇,由郭思作序。《山水訓》、《畫意》、《畫訣》、《畫題》四篇為郭熙闡述郭思整理編纂而成;《畫格拾遺》、《畫記》兩篇為郭思補著。在一般通行本中《畫記》一篇不存。《山水訓》為本書最重要篇章,其中郭熙提出山水畫創作“本意”在于當“君親之心兩隆”時,以表“林泉之志”。因此山水畫不但要表現出“可行”、“可望”,更要畫出“可游”、“可居”的境界。進而郭熙就山水畫創作提出了許多精辟見解:首先,應從對比的方法中觀察體會自然山水的豐富變化,“遠望取其勢,近看取其質”,同時還應重視全局的把握。其次,畫家創作要投入感情,把“景”、“思”、“情”、“意”都看作是真實的表現。如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山慘淡而如睡”。第三,畫家不應局限于“一己之學”,主張“兼學并覽”,要求畫家必須所養擴充,所覽淳熟,所經眾多,所取精粹。最后,在山水畫具體表現方法中提出著名的“三遠論”透視法:“自山下而仰山巔,謂之高遠;自山前而窺山后,謂之深遠;自近山而望遠山,謂之平遠。”這成為后世山水畫創作的不移法則。同時郭熙還總結了表現山高水遠的技法并提出應達到的標準,如“山以水為血脈,以草木為毛發,以煙云為神彩”等。《畫意》的要旨是提出畫應富有詩意。《畫訣》則是關于構圖和畫具的基本常識,以及不同季節的細微變化。《畫題》主要論述畫史故事。《畫格拾遺》著錄郭熙的創作及作品。《畫記》敘述了郭熙在神宗(1068~1085)時受寵遇的史實。總之,本書不但全面總結了以往山水畫創作的實踐與理論,同時也是郭熙時代山水畫創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范例,為古代畫論中具有卓見之名著。
上一篇:杰出人物·松贊干布
下一篇:舞蹈·柘枝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