謁金門
風乍起,吹皺一池春水。閑引鴛鴦芳徑里,手挼紅杏蕊[1]。
斗鴨闌干獨倚[2],碧玉搔頭斜墜[3]。終日望君君不至,舉頭聞鵲喜。
【賞析】
這是一首描寫閨怨的詞。
“風乍起,吹皺一池春水”,是被后世盛傳的名句。馬令《南唐書》有一段記載:“延巳有‘風乍起,吹皺一池春水’之句,皆為警策。元宗李璟嘗戲延巳曰:‘吹皺一池春水’,干卿何事?延巳曰:未如陛下‘小樓吹徹玉笙寒’?!笨梢姶嗽~在南唐時就已廣為傳誦。寥寥數字,不但交代了季節、環境,描繪了自然景色,而且以象征手法暗示了女主人公不平靜的心境,如被春風吹皺的池水一樣泛起陣陣漣漪,引發千絲萬縷的情思。隨后兩句擷取女主人公的生活片段,通過她無聊地引逗鴛鴦和心不在焉地揉搓花瓣的舉動,表現出了她寂寞空虛的心境。
下闋過渡自然,與上闋首尾相銜,繼續描寫女主人公的日常情事。她獨自一人斜倚著欄桿,看斗鴨相斗,因長時間低頭的緣故,發髻上的碧玉簪子斜斜欲墜,而她卻渾然不覺,極力刻畫出了她癡癡出神的神態。是什么原因使她如此悶悶不樂呢?“終日望君君不至”,是因為天天思念著心上人,卻一直不見他來。結拍句“舉頭聞鵲喜”轉抑為揚,使文情起伏有致。古時人們認為“喜鵲叫,好事到”,《西京雜記》中即有“干鵲噪而行人至”的說法,故此女主人公聽見枝頭上喜鵲的喳喳叫聲,即欣喜萬分,將女子盼望心上人到來的心情表現得生動自然。
【注釋】
[1] 挼(ruó):揉搓。
[2] 斗鴨闌干:圈養斗鴨的欄桿。闌干,同“欄桿”。
[3] 碧玉搔頭:即玉搔頭,玉簪的別稱。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(漢)武帝過李夫人,就取玉簪搔頭;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。”
上一篇:《韋應物·調笑令·豪放詞》賞析
下一篇:《葉清臣·賀圣朝·婉約詞》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