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 永
寒蟬凄切,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。都門 帳飲無緒,留戀處、蘭舟催發。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。念去去、千里煙波,暮靄沉沉楚天闊?! 《嗲樽怨艂x別。更那堪、冷落清秋節。今宵酒醒何處,楊柳岸、曉風殘月。此去經年,應是良辰好景虛設。便縱有、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!
柳永,生卒年不詳,原名三變,字耆卿,世稱“柳七”。景祐元年(1034)進士,曾為屯田員外郎,又稱“柳屯田”。一生多與歌女藝人交往,醉心于詞的創作,影響很大。新創有不少慢詞,在詩歌發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。都門:京城門。帳飲:本指設有帳篷的餞行之宴。楚天:北宋的首都在汴梁,即今河南開封,向東、向南去都是原來的楚地。
入選理由:
詞作中寫離情別恨的精品;詞中很多句子傳誦千古。
詩詞賞析 本篇以前,寫離情別恨的詩詞已不計其數,為什么它還能成為經典,這是值得琢磨的問題。略作分析,可得如此結論:它以“真”得讀者之眾;以“粗細”和“多少”見藝術效果,感讀者之心。
先說“真”,就是真實。關于柳永的詞在當時的影響,南宋葉夢得曾說過“凡有井水飲處,即能歌柳詞”。可見其流行之廣,與當今之流行歌曲可以等量齊觀。為什么流行之廣?主要就是靠內容的真情實感與大眾交流,從而產生共鳴。另外,柳永的創作是深入民間,與歌女們朝夕相處,耳鬢廝磨得來的,它的語言表達非常符合大眾口味,這也是真實的一面。李清照曾批評柳永的詞“詞語塵下”,正中要害,但這也正是柳詞的優點。其次,本篇的離別寫得很感人,因為他寫出了千家萬戶都曾經歷的真實場景。再說“細”,就是細致,細膩。“執手”以下兩句,在以前的同類作品中就從來沒有這樣傳神的細膩描寫。與“細”相對的是“粗”,就是大筆寫,概括寫?!岸嗲椤币韵聝删?,高度概括古往今來一切離別的傷感特點,最動人的離別不能不在這大背景下產生。高度概括地寫,使離別場景的具體細膩有了底色,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。最后說“少”,就是孤單,孤獨,與“多”相對且相映。離別之后,孤獨的“我”面對的是“千里煙波”、“楚天闊”的景象,對比之下,就更感凄涼孤獨;酒醒之后,面對的又是“楊柳岸,曉風殘月”的空曠天地,觸景怎不更傷情?還有結尾處的“縱有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”,也是用“多”和“少”的對比映襯來加強效果,更突出“我”無助無依的孤獨。
全篇集中在“生離”的痛苦上下筆,首尾一貫。
上一篇:《李 賀·雁門太守行》原文注解與賞析
下一篇:《李 白·靜夜思》原文注解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