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元幹《謁金門》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
鴛鴦渚。春漲一江花雨。別岸數聲初過櫓。晚風生碧樹。艇子相呼相語。載取暮愁歸去。寒食煙村芳草路。愁來無著處。
【匯評】
潘游龍《古今詩余醉》卷四:欲載愁,愁又無著,意緒紆回,惝恍之極,“初過櫓”中,更饒情思。
卓人月《古今詞統》卷五:即“載將離恨過江南”之意。
黃蘇《蓼園詞選》:似亦為憂時而作。言浦漲春江,正擬鴛鴦戲暖,誰知數聲柔櫓,忽又碧樹生秋,乃舟子欲載愁歸去,而無處非愁,將從何處載將歸去乎。托意深微矣。
俞陛云《唐五代兩宋詞選釋》:“隔岸”二句寫水鄉風物,有閑遠之致。結句雖言“愁無著處”,而其上句“寒食”七字,即其愁來之處。蓋以寒食之芳時,江村之行客,芳草之感人,凡思鄉、懷友、傷春、羈泊之情,一時并集,觸景紛來,轉覺愁無著處。平子工愁,不是過也。
上一篇:張元幹《漁家傲》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
下一篇:張元幹《蘭陵王》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