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靜齋名淮,南宋時曾做到知府之職,后被元兵俘虜,不屈而死。元人蔣正子《山房隨筆》記錄了他的辭家廟詩:“祖父有功王室,德澤沾及子孫。今淮計窮被執,誓以一死報君。刀鋸置之不問,萬折忠義常存。急告先靈速引,庶幾不辱家門。”這顯然表現了作者和記錄者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。值得注意的是,蔣氏還記載了趙淮死后的幾件事。趙淮死后,無人敢收其尸,他的一寵姬想方設法“作一棺焚之”,又“以裙盛骨殖,到江邊大慟,投江而死”;其孫受其遺筆,要“幽魂夜夜到長沙”;其兄誓不降敵,“南徙不返,死葬海旁山上”。顯示出英雄義舉對后人的影響和整個民族的不屈精神。
上一篇:什么是對仗中的詞性對應
下一篇:《轉喉觸諱》詩詞評論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