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江西詩詞·明中期江西詩詞·江右王門學派詩人鄒守益
鄒守益(1491~1562),字謙之,安福人。王守仁弟子。舉正德六年(1511)進士,授翰林院編修。逾年告歸,謁守仁,講學于贛州。世宗即位,始赴官。嘉靖三年,以疏諫忤旨被責。逾月復上疏,觸帝怒,下詔獄拷掠。謫廣德州判官,廢淫祠,建復初書院,與學者講授其間。稍遷南京禮部郎中,召為司經局洗馬。遷太常少卿兼侍讀學士,出掌南京翰林院。被謫,尋改南京國子監祭酒。九廟災,守益陳上下交修之道,帝大怒,落職歸。里居,日事講學,四方從游者踵至,學者稱東廓先生。居家二十余年,卒。隆慶初,追謚文莊。生平事跡見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三、《國朝獻征錄》卷七四王時槐撰傳等。
有《東廓集》《道南三書》《鄒氏學脈》《鄒文莊明道錄》《東廓先生遺稿》,《四庫全書存目叢書》集部第65~66冊錄其《東廓鄒先生文集》十二卷(清刻本)。鄒守益“傳王守仁之學,詩文皆闡發心性之語”[1]。
《江西詩征》錄其詩12首,《明詩紀事》錄3首,《列朝詩集》《御選明詩》未見選錄。作為理學大儒,鄒守益自然也有不少重理性的道學詩,如:
冒暑臥石屋,乘雨下東陽。疏燈映清筵,話此秋夜涼。庭前樹蘭蕙,十步亦自芳。勉旃圖培溉,勿縱荊棘狂。(《宿東陽庵與彭氏諸彥夜話》)
新洞穿云辟,奇石奪天造。頹然谷城翁,相對談妙道。剪荊觴且詠,千古幾笑傲。請從澗然中,探取忘言奧。(《談道石》)
見說天臺好,星辰掌上看。一溪中斷處,石磴勢巑岏。興劇初穿屐,風高欲側冠。悠然忘日暮,佳會古來難。(《游天臺山》)
暇日探幽境,清高地望尊。煙云時入闥,竹樹不知門。玉局群仙續,瑤琴古調存。修然超物外,不用訪桃源。(《黃老仙人臺》)
暇日探幽境,清高地望尊。煙云時入闥,竹樹不知門。玉局群仙續,瑤琴古調存。修然超物外,不用訪桃源。(《黃老仙人臺》)
以上詩歌都于寫景狀物之后闡發理學感悟,于理性中時見理趣,語言明白曉暢,詩風清新自然。寫暢游之樂的還有《行窩初成謝諸同游》:
我從澄心亭,歸臥石屋洞。洞中舊仙侶,招我驂鸞鳳。棟宇自高深,巖壑若飛動。載酒莫辭頻,天樂夜深夢。
由暢游到酣飲到入夢,其游覽之樂一寓其中,詩風明快活潑。
此外,鄒守益有些絕句小詩設想新奇,活潑可愛。如:
行云時濕半山衣,拄杖遙穿鳥道飛。兒童驚問芒鞋破,為說曉從天上歸。(《歸自武功至瀑水崖》)
自笑馳驅兩載忙,美君穩臥北窗涼。不知攜去浮峰石,新種菖蒲幾許長。(《睡起懷內重諸友》)
優詔歸來又一年,愛山不用買山錢。興來欲啖安期棗,笑問山神借鐵船。(《宜春臺仰山祠次陽明先生韻》)
寫得輕靈灑脫,清新可喜,頗見韻致。而有些古體詩則顯得古奧晦澀,如《讀忠愍劉公年譜》《游武功上西石屋山》《集云庵》《華蓋山》等,讓人不能卒讀。
注釋
[1]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卷一百七十六“東廓集十二卷”條,第4689頁,河北人民出版社,2000年版。
上一篇:宋元江西詩詞·贛北詩詞·李彭
下一篇:清代近代江西詩詞·近代江西詩詞·王易的詩詞創作與詞曲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