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水對,也叫串對,對仗一般是平行的兩句話,在形式上是并列結構。但是,也有一種對仗是一句話分成兩句話說,兩句話是一個整體,從結構上是并列關系,從語法上卻是承接、轉折、因果、假設等關系。通常流水對多用于五言詩中,而且很少是工對。例如:
那堪玄賓影,來對白頭吟。(駱賓王《詠蟬》)
此聯對便是主、謂關系,“來對白頭吟”一句乃“玄鬢影”的謂語成分。再如:
古木無人徑,深山何處鐘?(王維《過香積寺》)
該對中,前一句為后一句的條件從句。又如:
大都秋雁少,只是夜猿多。(高適《送鄭侍御謫閩中》)
還家萬里夢,為客五更愁。(張謂《同王征君洞庭有懷》)
正有高堂宴,能忘遲暮心。(張說《幽州夜飲》)
以上三例,兩句亦是具有某種邏輯關系,或為因果、或為引申、或為聯想。
流水對在律詩對聯中最受人欣賞,藝術性較高,是比較不容易創作的一種對仗。一首詩里面有了一聯的流水對,就顯得靈動了許多。關于流水對,有這樣一些說法:“古人律詩中之流水對,常為難得之佳聯,即因其一氣呵成,暢而不隔,如行云流水,妙韻天成也。”
明胡震亨《唐音癸簽·法微三》:“嚴羽卿以劉眘虛‘滄浪千萬里,日夜一孤舟’為十字格,劉長卿:‘江客不堪頻北望,塞鴻何事又南飛’為十四字格。謂兩句只一意也,蓋流水對耳。”
上一篇:什么是“寬對”
下一篇:什么是“扇對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