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頂風臭十里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頂風臭十里
拼音:dǐng fēng chòu shí lǐ
形容名聲很壞。2.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例如
白鷺子雖有大專文憑,還有幾個存款,但是女殺人犯的名字灑上幾缸巴黎香水,也還是頂風臭十里。大廟不收,小廟不留,只得來到魚菱村找出路。(劉紹棠《這幾個酸兒辣女》7)
或作[頂風十里臭]。例如
傳來傳去,不知底細的人都以為他真是個呆子。呆名傳出,頂風十里臭,哪個大姑娘肯找個呆小子做丈夫。(周喜俊《韓呆呆的婚事》)
或作[頂風臭四十里]。例如
這時,烏那梅沖過來了,先跺著腳罵了一句:“狼心狗肺,頂風臭四十里的玩藝兒!”(《長長的烏拉銀河》6章)
或作[頂風臭出八十里]。例如
那時正演《鍘美案》,陳世美頂風臭出八十里,劉暢直覺得心虛氣短,脖梗上涼嗖嗖的,再不敢提半個離字。(王立純《俘虜》)
或作[頂風臭八百里]。例如
洼子頭鎮的大財主白家,我聽見說過。不但在你們鎮子上,就在我們這里,也有個名兒姓兒,欺男霸女,無惡不做,是個頂風臭八百里的主兒。(《庚子風云》1部10章)
上一篇:歇后語《露出馬腳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顧了頭顧不了腚,顧了腚顧不了頭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