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毛坑里的石頭,又臭又硬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毛坑里的石頭,又臭又硬
拼音:máo kēng lǐ de shí tóu , yòu chòu yòu yìng
釋義見[茅房里的磚頭,又臭又硬]。例如
黑老蔡喝住他說:“張金龍,你別想耍耍嘴巴就混過去。你的錯(cuò)誤很嚴(yán)重,明天就開大會(huì)處理你的問題……”張金龍應(yīng)著說:“好,咱們明天見。”就揚(yáng)長(zhǎng)走了。屋里的三個(gè)人好半天沒開腔。高屯兒氣憤憤的說:“這傢伙,真是毛坑里的石頭,又臭又硬!”(《新兒女英雄傳》7回)
或作[毛廁坑里的石頭,又臭又硬]。例如
劉五跺了下腳,說:“我也去!我那妹夫是毛廁坑里的石頭,又臭又硬。你們?nèi)チ耍幢啬苷f得了他。我去看看,他一定要叫閨女過不去,我也跟他過不去。”(《晉陽秋》32章3)
或作[毛司里磚兒,又臭又硬]。毛司,廁所。例如
晚夕,西門大姐在房?jī)?nèi)又罵敬濟(jì):“賊囚根子,敢說又沒真臟實(shí)犯?拿住你,你還那等嘴巴巴的!今日,兩個(gè)又在樓上做甚么?說不的了!兩個(gè)弄的好磣兒,只把我合在缸底下一般。那淫婦耍了我漢子,還在我面前拿話兒拴縛人,‘毛司里磚兒——又臭又硬’,恰似降伏著那個(gè)一般。”(《金瓶梅》85回)
上一篇:歇后語《死馬當(dāng)活馬治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油瓶倒了不扶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