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油瓶倒了不扶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油瓶倒了不扶
拼音:yóu píng dǎo le bù fú
極言什么事情都不管,或者什么活兒都不干。例如
胡嬸:“他就中意玉林,頭發(fā)長了,都不進(jìn)理發(fā)館,非得玉林理。”老胡:“誰象你那個(gè)寶貝兒子!工作瞎胡混,家里油瓶倒了都不帶扶的。”(林力《瞧這一家子》28)
我告訴你,可不要慣著兒媳們這號毛病。你要是總做活兒,有一天閑著,她們就會看著你不順眼。從打大兒媳婦一過門兒,我就針不拿,笤帚不摸,油瓶子倒了不扶,吃飯得給我盛好了端到手上! (《蒼生》48)
或作[油瓶倒了都不扶]。例如
“姑娘!這個(gè)凳子牢固。”老頭兒嘆了一口氣說:“唉!我那不成器的渾蛋小子,天天在外邊鬼混,家里油瓶倒了他都不扶。他在修繕隊(duì)干木工的活兒,可連凳子壞了也不釘個(gè)釘子。”(從維熙《春之潮汐》)
或作[油瓶子倒了也不扶]。例如
她本來長著一雙巧手,卻吃饞了,呆懶了;平日橫草不動(dòng),豎柴不拿,油瓶子倒了也不扶。望日蓮不回來,沒人燒火做飯,她的墻柜里還有一位相好的送來一包綠豆糕,就打開紅紙包大吃起來。(劉紹棠《蒲柳人家》11)
或作[腳踢油瓶不扶]。
上一篇:歇后語《毛坑里的石頭,又臭又硬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泄了氣兒的皮球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