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披蓑衣救火,惹禍上身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披蓑衣救火,惹禍上身
拼音:pī suō yī jiù huǒ , rě huǒ shàng shēn
蓑衣:披在身上的雨具,用草或棕制成。比喻自己招來災禍。例如
陳家裕老伴這時叫道:“家裕大哥,你見火不救么?積積德,幫一把!”陳家裕裝個苦臉說:“嬸子不要見怪,我也是泥菩薩過河——自身難保啊!”說時,“乓”地一聲關上了門,肚里卻說:“我才沒那么傻,披蓑衣救火——惹禍上身!”(《南國烽煙》1部7)
或作[披麻救火,惹焰燒身]。例如
婆子便一把去結扭住唐牛兒叫道:“宋押司殺了我的女兒,你卻打奪去了。”……眾人向前,一個帶住婆子,三四個拿住唐牛兒,把他橫拖倒拽,直推進鄆城縣里來。正是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;披麻救火,惹焰燒身。(《水滸全傳》25回)
上一篇:歇后語《把別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門上哭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拼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