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癩蛤蟆躲端午,躲得了初一,躲不了十五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癩蛤蟆躲端午,躲得了初一,躲不了十五
拼音:lài há má duǒ duān wǔ , duǒ de le chū yī , duǒ bù le shí wǔ
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逮蟾蜍取蟾酥配藥是民俗,明清時代皇宮太醫院都派人捉癩蛤蟆。1.比喻無論如何逃不掉。2.不能拖延多長時間了。例如
爹爹走了,我也躲起來了,金陰人派來要帳的狗腿子……兩天催三回,一進門就大喊大叫:“癩蛤蟆躲端午,躲得了初一,躲不了十五。砸了你們的骨頭熬成油,也得清帳?!?《朝陽花》1章7)
或作[躲過初一,躲不過十五]、[躲過初一躲不了十五]、[躲過了初一,躲不開十五]、[躲初一躲不了十五]、[熬過正一、熬不過十五]。
上一篇:歇后語《癩蛤蟆蹦到腳面上,沒本事咬人,添點惡心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皮笊籬下豆兒鍋,一撈一個罄凈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