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打悶葫蘆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打悶葫蘆
拼音:dǎ mèn hú lu
指納悶兒,猜不透。2.讓人納悶兒、猜不透。例如
我不是你肚皮內蛔蟲,知道你有什么計呢,我怎么猜得出?你明說了罷,免得令人這里打悶葫蘆。(《三門街》110回)
寶玉道:“你不知道,我們有我們的禪機,別人是插不下嘴去的。”襲人道:“你們參禪參翻了,又叫我們跟著打悶葫蘆了?!?《紅樓夢》92回)
然則何不一開口,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懸河的那派談鋒,也不愁姑娘不低首下心的誠服首肯,又和他皮松肉緊的談了一會子道學,又指東說西的打了會子悶葫蘆呢? (《俠女奇緣》下25回)
上一篇:歇后語《打醮的門頭貼花紙兒,圖熱鬧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打雁的叫雁啄了眼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