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不見兔子不撒鷹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不見兔子不撒鷹
拼音:bù jiàn tù zi bù sā yīng
比喻不弄清情況,不到時機,或者沒有把握,就不采取行動。例如
花四季久走江湖,見過世面,花活鬼點子,瞞不過他的眼睛,三思而后行,不見兔子不撒鷹。(劉紹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2)
依卑職的愚見,應該首先依靠日本,鞏固東北的統(tǒng)治,然后,再伺機擴展。這樣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不見兔子不撒鷹,我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(《關東傳奇》40章)
老張迫不急待地說:“不見兔子不撒鷹!挑明了說吧,我先放了她那個表兄王志洪,咱再明媒正娶地用花轎把谷幽蘭抬來當份太太,給人家個十足體面。可是你能保那姑娘真心情愿永不反悔嗎?”(《張作霖演義》11回)
上一篇:歇后語《不是省油的燈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東倒吃羊頭,西倒吃豬頭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