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
拼音:bǎo hàn zi bù zhī è hàn zi jī
比喻處境優越的人不能理解處境困難的人的苦衷。2.外人不能體會有某種責任或者需要的人的心情。例如
有什么可吵的?看你們把院子蓋得亂七八糟的,原來整整齊齊的院子,中間的花池也叫你們給填了。蓋了這么多廚房,把空間弄得這么憋悶,出門進門堵得慌。你們覺得舒服嗎?把廚房都拆了,不寬敞?”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,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!誰能象你們家那樣,五六口人住著七八間,要多寬敞有多寬敞。(《夜與晝》下卷22章)
安三:“不著急?眼瞧著錢拿不到手,會不著急?趕情,你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呀,這些日子你肥啦,我還素著哪。”(來新夏等《火燒望海樓》1場)
或作[飽人不知餓人饑]。例如主人還再三相留,吃了稀飯再去。蕭大爺亦勸他慢些,“我同錢太爺還有句話說”。小爺們等不及,只是跺腳,說:“誤了差使,釘子是我碰!你飽人不知餓人饑!我勸你快走罷!”(《官場現形記》45回)
上一篇:歇后語《順著桿兒爬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馬勺沒有不碰鍋沿的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