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此地無銀三百兩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此地無銀三百兩
拼音: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
民間故事說,有人把銀子埋在地里,上面寫了個字條:“此地無銀三百兩。”鄰人王二看見字條,把銀子偷走了,也寫了個字條放在那里:“隔壁王二不曾偷。”比喻愚蠢的人本想掩飾、隱瞞,結果反而暴露了。例如
錦兒震動了,“怎么呢?”她問,“怎么死的?”“上吊!”震二奶奶答說,“他娘家到上元縣喊冤;甘露庵的當家,叫隆官來跟我要張四老爺的片子,到上元縣去托個情。這不是‘此地無銀三百兩’?老尼姑糊涂,隆官也糊涂。早知道他這么不懂事,我決不會管他這閑事。”(《秣陵春》164頁)
“朋友,大家都是跑碼頭的,有道是‘在家靠父母,在外靠賓朋’,諸位缺什么短什么,……可以好說好講,暖水瓶可總得還我!”這一來,此地無銀三百兩,都盯住劉雨軒的暖水瓶了。(《吉鴻昌》上19)
上一篇:歇后語《樹正不怕影子斜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此處不留爺,自有留爺處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