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打馬騾子驚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打馬騾子驚
拼音:dǎ mǎ luó zi jīng
比喻懲罰、教訓甲,乙也害怕了。例如
藤桿子敲在腦殼上,一敲一個雞蛋大包;把人按在板凳上,摘下杉木板子,一板子紅,兩板子腫,疼得哭爹叫娘,呼天喊地。打馬騾子驚,殺雞給猴看,我只有一心撲在書本上。(《京門臉子》7)
或作[打了騾子馬也驚]。例如
逮捕了王金貴,嚇壞了張子壽,真是打了騾子馬也驚。他冷丁地聽到這個消息,就象耳朵眼里炸了個爆仗,震得腦瓜子嗡嗡響,驚得腿肚子直抖嗦。(《降龍灣》25章)
或作[打騾子驚了馬]。例如
往常,人們來她家喝口開水她也心疼,今晚見滿桌子酒菜沒動一筷子,按說她該高興了,可她高興不起來——打騾子驚了馬,她也苦惱上了。(《愛與恨》八章)
縣官一看這陣勢,又害怕又生氣,知道再鬧下去更討不著便宜,……忙帶著官兵灰溜溜地走了——這真是打騾子驚了馬,打馬嚇跑了驢啊! (張士杰《紅姑》)
上一篇:歇后語《打了盆說盆,打了碗說碗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扔到脖子后頭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