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丟到爪哇國去了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丟到爪哇國去了
拼音:diū dao zhǎo wā guó qu le
爪哇國,南洋群島的爪哇島。古代交通不便,把它看成遙遠渺茫的地方。形容完全拋棄了。例如
一批在教的二毛子,只認洋錢不認爹。狗仗人勢,欺壓鄰里,真是把中國人的臉丟到爪哇國去了。(《庚子風云》1部12章)
或作[丟在爪哇國去了]。例如
金氏聽了這一番話,把才在他嫂子家的那一團向秦氏理論的盛氣,早嚇的丟在“爪哇國”去了。(《紅樓夢》10回)
原來汪錫只是拐人騙財,利心為重,色上也不十分要緊。恐怕真個做出事來,沒了一場好買賣。吃這一驚,把那一點勃勃的春興丟在爪哇國里去了。(《拍案驚奇》卷2)
或作[丟入爪哇國里去]。例如
饒鴻生自經兩次驚嚇,這“乘長風破萬里浪”的思想,早丟入爪哇國里去了,一心只盼幾時回國。(《文明小史》52回)
上一篇:歇后語《丑媳婦總得見公婆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臨上轎扎耳朵眼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