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銅盆遇見鐵刷子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銅盆遇見鐵刷子
拼音:tóng pén yù jian tiě shuā zi
比喻摩擦和沖突的雙方都很強硬。例如
頂便宜的干娘,是那些年輕喪夫而又作風不大端正的寡婦。她們本身就命硬,又是破罐子破摔,收下命硬的干兒子,也不過是銅盆遇見鐵刷子,無所畏懼。 (《京門臉子》1)
或作[銅盆撞了鐵刷帚]。例如
金蓮道: “你怎么叫我歪刺骨來?”因蹺起一只腳來:“你看,老娘這腳,那些兒放著歪?你怎罵我是歪剌骨?”月娘在旁笑道:“你兩個銅盆撞了鐵刷帚。”(《金瓶梅》43回)
或作[銅盆撞了鐵掃帚]。例如
朱常見無人招架,教眾人穿起衣服,把尸首用蘆席卷了,將繩索絡好,四人扛著,望趙完家來。看的人隨后跟來,觀看兩家怎地結局?銅盆撞了鐵掃帚,惡人自有惡人磨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34)
或作[銅鍋遇著鐵刷帚]。例如
又加上翠花是村里有名的厲害精,總想壓別人一點兒,吳桂蘭偏不受她的,銅鍋遇著鐵刷帚,兩個人沒少拌嘴。(張憲彬《劉二哥審鴨》)
或作[銅勺碰到鐵刷子]。例如
瘦猴老太太搓著手說: “我的天,你們爺倆這回銅勺碰到鐵刷子,硬對硬了,我可咋辦喲?”(《山水情》18章)
或作[鐵掃帚刷銅鍋]、[鐵掃帚刷銅鍋,家家挺硬]、[鐵筢子對上銅掃帚,硬碰硬]。
上一篇:歇后語《鐵路警察,管不著那一段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閻王好見,小鬼難纏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