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后語《羊肉沒吃著,倒惹一身騷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歇后語:羊肉沒吃著,倒惹一身騷
拼音:yáng ròu méi chī zháo , dǎo rě yī shēn sāo
騷,羊肉腥味兒。釋義見[吃不著羊肉反惹一身膻氣]。例如
羊肉沒吃著,倒惹一身騷。人家都默倒我搞到點燒埋銀子,魏大娘,好叫你老人家得知,哪個見他公司一張角票,都要全家眼睛瞎! (艾蕪《黃昏》)
或作[羊肉不曾吃,空惹一身膻]。例如
若是同人合伙,領了人的本錢,他只要一分八厘行息,我還有幾厘的利錢。他若是要二分開外,我就是‘羊肉不曾吃,空惹一身膻’,倒不如不干這把刀兒了。(《儒林外史》52回)
或作[羊肉未到口,先惹一身膻]。例如
玉姿也慌了道:“姐姐,這正是羊肉未到口,先惹一身膻。若是老爺問起,如今還把甚么話兒答應他好?”蕙姿道:“只說是被風吹滅了燈,到你房中點燈就是?!?金木散人《鼓掌絕塵·風集》)
或作[羊肉饅頭沒的吃,空教惹得一身騷]。例如
呂公見這婦人年少姿色,料是守寡不終,又且囊中有物,思想兒子呂二,還沒有親事,何不留住了她,完其好事……平氏大怒,把他罵了一頓,連打了幾個耳光子,連主人家也數落了幾句。呂公一場沒趣,敢怒而不敢言。正是:羊肉饅頭沒的吃,空教惹得一身騷。 (《古今小說》卷1)
上一篇:歇后語《羊群里跑出駱駝來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下一篇:歇后語《老虎嘴里拔牙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