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木居士(火透波穿不計春)
作者: 張鐵明
【原文】:
火透波穿不計春,根如頭面干如身。
偶然題作木居士,便有無窮求福人。
【原文作者】:韓愈
【鑒賞】:
唐代耒陽(在今湖南省)鰲口寺內供著一個木頭偶像。它原來是一個樹根,卻像人形,于是便被某些人神化,叫它“木居士”(居士:奉佛修道而未出家當和尚的人)。詩人就借此事來諷刺社會上的一些弊病,所以寫了上面這首詩。
“火透波穿不計春”:山間有一棵普普通通的枯老樹木,遭到天上雷火轟擊,又經雨打水淹,年深月久,已是傷痕累累了呀!
“根如頭面干如身”:扭七歪八的枯樹干酷似人體,有頭、有臉,還有體形呢!
“偶然題作木居士”:人們在偶然中發現了它,拾回去,竟當作神靈,供進了神龕,還尊稱它為“木居士”(題:命名)。
“便有無窮求福人”:這下子可熱鬧極了!神座前整日整夜煙霧繚繞,更有好多好多的虔誠信徒們匍伏在它座下,喃喃祈禱,祈求它早早賜福。一群大活人都在跪拜一根爛木頭呀!
唐代統治階級提倡宗教,致使封建迷信泛濫成災。韓愈反對這種毒害人民的做法,在這首詩里揭露了木頭偶像的欺騙性,這是難能可貴的。也有另一種說法,說詩人在詩中借“木居士”和“求福人”來諷刺官場中的某種典型現象。不管采用哪種說法,詩人借著人與物相通之處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挖苦,效果顯然是強烈的,它不僅讓人感覺滑稽好笑,又令人可悲可嘆,實在是發人深思啊!
上一篇:《題木蘭院》少兒唐詩鑒賞
下一篇:《題李凝幽居》少兒唐詩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