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宮春怨
作者: 姚益心
【原文】:
西宮夜靜百花香,欲卷珠簾春恨長。
斜抱云和深見月,朦朧樹色隱昭陽。
【原文作者】:王昌齡
【鑒賞】:
這是一首宮怨詩。“宮怨”是詩歌中的一種題材。用這種題材寫的詩歌大多是表現宮女抑郁愁怨的感情的。王昌齡的這首宮怨詩,就描寫了一個被封建帝王遺棄的宮女的悲怨。
第一句的意思是說:月色融融,夜靜如夢,西宮的空氣中散發著百花的幽香。“西宮”,封建帝王妃子居住的宮。可見詩中的那個女子的身分是宮妃。
第二句的意思是說:花香誘人,這個妃子想卷起珠簾探春賞月。猛可間,她想到自己早已是一個被君王遺棄的女子了,不由泛起了綿綿的春恨。詩人用“長”來寫春恨,可見這個女子被冷落西宮已經不是一朝一夕了。“珠簾”,珍珠綴成或裝飾有珍珠的簾子。
第三句的意思是說:她斜著身子,抱著云和,眼睛卻凝望著簾外那輪明亮的圓月。“云和”是琴瑟的代稱。這個女子抱起“云和”本意是為了彈琴消愁,但是,心情紛亂如麻,怎么也打不起精神來,所以她只是斜抱“云和”。
第四句的意思是說:圓月把它的清光灑在西宮園內,園內的花花草草模糊不清了,這模糊不清的樹色啊,把昭陽宮隱藏起來了。“朦朧”,模糊不清。“隱”,隱蔽,隱藏。這個女子關心和注意的是什么呢?顯然是那座昭陽宮啊!現在昭陽宮被隱蔽得看不見了,她不由埋怨起這朦朧的樹色來了。“昭陽”,本來是漢皇宮殿,漢成帝曾經寵愛過一個名叫趙合德的美女,把她安頓在昭陽宮里,后來昭陽宮就被用來借指那些受帝王寵愛的女子的住處了。這首詩里的女子為什么要那樣關心昭陽宮呢?原來那里正住著那個喜新厭舊的君王呢!
封建社會的宮妃,雖然比一般女子的地位高了很多,但是她們卻仍然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。只要君王拋棄了她們,她們的一生也就此被葬送了。詩中女子泛出的那段春恨,明明是封建君王造成的;她無法見到昭陽宮,也明明是封建君王阻斷的,但是,她非但不埋怨君王,相反仍舊把改變命運的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。她恨的似乎只是朦朧的樹色和使樹色變得朦朧的月。詩人描寫這個女子的感情是多么細致和曲折啊!這種曲折細致的表達感情的方式,正是王昌齡詩歌的特色。
上一篇:《西塞山懷古》少兒唐詩鑒賞
下一篇:《西施》少兒唐詩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