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中訪袁拾遺不遇
作者: 張鐵明
【原文】:
洛陽訪才子,江嶺作流人。
聞說梅花早,何如北地春。
【原文作者】:孟浩然
【鑒賞】:
唐朝詩人孟浩然迢迢千里,不辭辛勞地從襄陽趕往洛陽(洛中:即洛陽),去看望好朋友袁拾遺。不料,袁府門庭冷落,人去樓空,詩人滿腔歡喜化為烏有,好失望啊!原來袁拾遺是被朝庭貶謫,流放到嶺南邊域去了。想到自己的好友才華出眾,如今卻被人摒棄,一個人拖著憔悴衰弱的身子,踽踽獨去,知心好友從此相會無期,詩人心頭泛起陣陣波瀾,那惋惜、憤懣、不平、哀痛,百感交集,千頭萬緒從筆底流出,于是留下了上面這首詩。
“洛陽訪才子”寫自己景仰袁拾遺,故專程遠道去拜訪:
我的好友袁拾遺可是個出類拔萃的英才啊!我仰慕他純潔高雅的品格,欽羨他瀟灑清遠的風度,更是敬仰他超然不凡的才華;我們兩人肝膽相照,肺腑互訴。今天,我是特意離家來洛陽拜訪他。
“江嶺作流人”寫好友懷才不遇,竟遭流放之災:
好不容易尋到居處,誰知袁府冷清蕭條,杳無人蹤。原來摯友受人讒毀,竟被放逐到窮荒絕域(江嶺:大庾嶺,再過此就是嶺南地區。這里是唐代罪人流放的地方)去了。天啊!高才難覓,當朝好不辨才呀!我心中如五岳突起,怨憤難平!如今知音不遇,我滿腹惆悵,好寂寞、好苦悶啊!獨自一人站在戶前,呆呆地向遠處凝望……
“聞說梅花早”寫詩人想象中邊疆早梅盛開的景象:
早就聽說江嶺多梅,溫暖的氣候能催寒梅早發,那里一定已是梅枝疏影橫斜,梅花潔白如玉、清香飄逸了吧!
“何如北地春”寫友人思鄉的悲痛:
異地梅花再好,只是凜然生寒,怎及得上北方故鄉的明媚春光啊!羈泊邊地的好友孤孑無親,一定是整日翹首北望。想到自己壯懷莫展,報國無門,禁不住五臟欲摧,痛不欲生。無限的哀惋,凄清的鄉思,纏綿的苦情,久久不絕啊!
自古惺惺惜惺惺,詩人好同情自己的摯友啊!他為好友鳴不平,那殷切的思念,難申的悲痛,無一不顯示出誠篤真摯的情誼。江嶺梅景雖宜人,但深知好友的詩人更明白好友懷念故鄉的苦情。世上知音難得,詩人待好友是何等的體貼,何等的多情!詩中處處是知遇之聲,句句凄楚動人,字字情真意切。
上一篇:《泊秦淮》少兒唐詩鑒賞
下一篇:《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(昔年意氣結群英)》少兒唐詩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