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(昔年意氣結群英)
作者: 姚益心
【原文】:
昔年意氣結群英,幾度朝回一字行。
海北天南零落盡,兩人相見洛陽城。
【原文作者】:劉禹錫
【鑒賞】:
要能理解和欣賞這首詩歌,首先要懂得這首詩歌題目的意思。這首詩歌的題目很長,我們可以把它分解成兩部分來理解。第一部分是“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”,第二部分是“口號”。“洛中”,指洛陽城中。“韓七”,就是詩人的同志和戰友韓泰。韓泰當年和詩人一起參加了一場政治革新運動,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“永貞革新”。革新失敗后劉禹錫被貶到了朗州(今湖南常德),韓泰被貶到虔州(今江西贛縣)。“中丞”,唐王朝的官名。“吳興”,今天的浙江吳興縣。詩人自永貞革新失敗后,已經二十多年沒有見到老朋友了,現在韓泰在去吳興的途中,經過洛陽來看詩人,詩人驚喜交集,脫口寫下了一組詩歌,這是其中一首。“口號”是古代的一種詩體,它的特點是信口吟出,所以又叫“口占”。
詩的第一句是說:想當年我們這一群才華卓絕的英雄們,意氣風發地聚集在一起。“昔年”,往年。“意氣”,意志和勇氣。“群英”,一群有卓絕才能的英雄們。
第二句是說:這群英雄,志同道合,并肩戰斗,無數次上朝、回朝,總是肩并肩地走在一起。“幾度”,幾次。這里是個泛指詞,意思是無數次。“朝回”,上朝、回朝。“一字行”,肩并肩地走在一起。
第三句是說:革新失敗了,當年同朝進出的戰友都象高大的喬木突然遭到驚雷的劈打那樣,枯萎了,凋零了。詩人振奮的心頓然下沉了。“零落”,本指草木的凋謝。這里是用草木的凋謝比喻戰友們慘遭殺害和被貶謫。
第四句是說:二十多年過去了,戰友們死的死,散的散,現在兩個歷盡滄桑的戰友在洛陽見面了。我們可以想象,這時他們正對著酒,緬懷往事,想念戰友,噓唏感慨呢!
上一篇:《洛中訪袁拾遺不遇》少兒唐詩鑒賞
下一篇:《濟江問舟子》少兒唐詩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