涼州詞
作者: 秋生
【原文】:
黃河遠上白云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
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
【原文作者】:王之渙
【鑒賞】:
這是一首描寫邊寨風光的詩。
詩的首句,是寫詩人自下而上,由近及遠地眺望黃河的感受:波濤洶涌的黃河象一條絲帶飛上了云端,表示了黃河的源遠流長以及邊地的遼闊。
第二句寫:在荒遠的天地之間,遙見一片孤城背靠著萬仞高山。仞念rèn,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。萬仞,形容很高。
第三、四句寫:這時聽見有人在用羌笛吹奏一曲《折楊柳》。羌念qiāng,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名。羌笛,少數民族的一種樂器。《折楊柳》是一支離別時奏的樂曲,曲凋哀怨。古代有離別時折柳相贈的風俗(柳與留諧音,表示留念),所以人們往往把楊柳與離別聯系在一起。詩人在這里說,我們不必埋怨玉門關外的楊柳,因為它們是得不到春風的撫慰的。后兩句是語意雙關的話。詩人借楊柳來象征春天富有生意的景色,感嘆玉門關外常年荒涼,沒有春光來臨。詩人既非常熱愛邊地的土地、人民,又十分感嘆他們過著荒涼和孤苦的生活。
“玉門關”,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。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。
《涼州詞》是古代的曲調名。涼州在今甘肅武威。
上一篇:《軍城早秋》少兒唐詩鑒賞
下一篇:《涼州詞》少兒唐詩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