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軍行(人依遠戍須看火)
作者: 鄧小軍謝萌
【原文】:
玉門山嶂幾千重,山南山北總是烽。
人依遠戍須看火,馬踏深山不見蹤。
【原文作者】:王昌齡
【鑒賞】:
王昌齡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,描寫邊防生活的詩很出色。
先講解與唐代邊防有關(guān)的兩個詞語。“玉門關(guān)”,關(guān)址在今天的甘肅安西縣雙塔堡附近,地處絲綢之路要沖,也是唐代邊防重鎮(zhèn)。“烽”、“戍”,都指烽火臺,是古代的邊防哨所。敵人白天來了,就燃起煙報警,叫作燧(suì)。要是敵人黑夜來,就點起火報警,叫作烽。
第一句詩,描寫出玉門關(guān)一帶,山巒連綿,重重疊疊,好一派巍峨肅穆的景象。
第二句詩,描繪出山南山北,一座又一座烽火臺,連成了守衛(wèi)祖國的邊防線。
第三句講:守衛(wèi)在烽火臺上的戰(zhàn)士,時刻注視著前方烽火臺上的信號。
第四句講:行進在深山里的騎兵,一轉(zhuǎn)眼間就沒有了蹤影。
詩中,寫出了杳無人煙的邊塞的荒涼,也寫出了守邊戰(zhàn)士的忠誠和警惕。詩人通過描寫,贊美守邊戰(zhàn)士,但意思并不直露,所以耐人尋味。
上一篇:《從軍北征》少兒唐詩鑒賞
下一篇:《從軍行(海畔風吹凍泥裂)》少兒唐詩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