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貧居往往無煙火,不獨明朝為子推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《貧居往往無煙火,不獨明朝為子推》是關于描寫《場景記敘·寒食》類的詩句。
因為貧困不得已常常斷了炊煙,這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先人介子推才這樣做。詩人借用典故,寫出了封建士大夫清苦的生活,流露出作者無可奈何的心境。
注: 子推,即介子推,春秋時人,曾隨晉公子出亡。后公子歸為國君,賞賜隨從出亡的人,介子推與其母隱居綿山。文公因找不到他而焚山求索,他不出被燒死。后人為紀念他,在他死那天不舉煙火,此日便為寒食。
孟云卿《寒食》 《全唐詩》第1609頁。
上一篇:《貧人莫簡棄,有食最須呼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下一篇:《輕云嶺下乍搖風,嫩柳池塘初拂水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