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側生野岸及江浦,不熟丹宮滿玉壺。云壑布衣駘背死,勞人害馬翠眉須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《側生野岸及江浦,不熟丹宮滿玉壺。云壑布衣駘背死,勞人害馬翠眉須》是關于描寫《諭理警世·針砭時弊·人間不平》類的詩句。
荔枝生于野岸江浦,不成熟于皇宮,可它卻偏盛滿于皇宮的玉壺中。山野中的賢士都老死于溝壑而不被任用,可是為了羅致荔枝,卻不惜勞人害馬以供楊貴妃之需。詩人直言不諱地諷諭唐玄宗遠德而好色,揭示了釀成天寶之亂的原因。
注: 側生,《蜀都賦》:“旁挺龍目,側生荔枝”,本來指荔枝生于旁枝,后來用作荔枝的代稱。浦,水濱。丹宮,指皇宮。玉壺,宮中器皿。駘 (tái) 背,劣馬的馬背。此借指老年人粗黑的瘠背。云壑,隱居山野的才高之士。布衣,平民的代稱。翠眉,借代楊貴妃。
杜甫 《解悶十二首》 其十二《全唐詩》第2517頁。
上一篇:《霜鶴鳴時夕風急,亂鴉又向寒林集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下一篇:《傍岸鴛鴦皆著對,時時出向淺沙行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