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余生自負澄清志,更有誰、磻溪未遇,傅巖未起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《余生自負澄清志,更有誰、磻溪未遇,傅巖未起》是關于描寫《情感抒寫·感時義憤》類的詩句。
我一生總是以范滂自許,懷抱著治理天下的大志,然而,南宋統(tǒng)治者壓制人才,忌賢妬能。還有那德高望重好似姜子牙,多才多藝好似傅說的人,也統(tǒng)統(tǒng)遭到排斥,棄置不用。這里連用三個典故,集中表達了對昏庸無能的統(tǒng)治者不顧國家、民族利益,任意糟踏、埋沒人才的憤懣和不平。
注: 澄清,意指將混亂局面治理清平。《后漢書·范滂傳》: “滂登車攬轡,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。磻(pán) 溪,今陜西寶雞東南,相傳姜子牙隱居磻溪垂釣,周文王發(fā)現他是人材,便用為輔佐之臣。傅巖,今山西平陸縣,相傳傅說在傅巖筑墻,殷高宗用為大臣,天下大治。
文及翁《賀新郎·西湖》 《全宋詞》第3138頁。
上一篇:《余波養(yǎng)魚鳥,倒影浮樓雉.澹滟九折池,縈回十余里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下一篇:《余風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石袂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