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昨夜圓非今夜圓,卻疑園處減嬋娟。一年十二度圓缺,能得幾多時少年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《昨夜圓非今夜圓,卻疑園處減嬋娟。一年十二度圓缺,能得幾多時少年》是關(guān)于描寫《諭理警世·惜時貴學》類的詩句。
這是一首詠月之作,詩極自然流暢,語約而義豐。詩的大意是時過十五,明月就一天比一天虧損下去,它的光輝也就一日不如一日。一年之中只有十二次出現(xiàn)團圓之月,它對明月來說是最好的日子,但畢竟過于短暫了。這正如同少年時期一樣,雖然美好,但瞬息即過,不珍重它是太不應該了。詩末兩句尤為膾炙人口,嘆人生不能永遠停留在少年,勉人愛惜光陰,奮發(fā)向上,今天對我們?nèi)杂蟹e極的借鑒意義。
注: 嬋娟,指美好的月光。
李建樞《詠月》 《全唐詩》第8782頁。
上一篇:《昨夜三更雨,臨明一陣寒.薔薇花在否,側(cè)臥卷簾看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下一篇:《昨夜夜半,枕上分明夢見.語多時,依舊桃花面,頻低柳葉眉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