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山映斜陽天接水,芳草無情,更在斜陽外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《山映斜陽天接水,芳草無情,更在斜陽外》是關于描寫《情感抒寫·客子思鄉》類的詩句。
深秋傍晚,遠山峰巒披上了夕陽的余輝,秋水清波延接碧空,一望無際。在這千里秋色,滿眼斜輝之外,還有那漫生的芳草鋪伸到天涯,逗人苦思。古代文人多以草喻離情,蔡邕《飲馬長城窟行》 “青青河邊草,綿綿思遠道”; 李煜《清平樂》 “離恨恰如春草,更行更遠還生”,均為將離愁比作生生不已,綿綿不斷的青草。這里前句實寫目力所見之景,把天、地(山) 、水連成一片,構成空闊的立體畫,后句虛寫意想之境,二者依托,更顯示出游子浩蕩無極的情思。
范仲淹《蘇幕遮·懷舊》 《全宋詞》第11頁。
上一篇:《山明水凈夜來霜,數樹深紅出淺黃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下一篇:《山月皎如燭,風霜時動竹.夜半鳥驚棲,窗間人獨宿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