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鼓角緣邊郡,川原欲夜時。秋聽殷地發,風散入云悲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《鼓角緣邊郡,川原欲夜時。秋聽殷地發,風散入云悲》是關于描寫《繪景狀物·音樂舞蹈·鼓角》類的詩句。
在夜幕即將降臨的原野上,沿著邊地傳來了鼓聲、角聲殷殷震地,隨風散入云空。在冷寂的秋夜里,聽后令人感到十分悲愴。詩人以蕭瑟的秋天,殘陽將逝的傍晚,荒漠的邊郡,空曠的原野作襯,有力地渲染出鼓角聲的凄涼,這鼓角聲意味著戰亂,也危及著秦州,那么為避戰患漂泊到此的愛國詩人杜甫,聞此聲怎能不心碎。
注: 川原,川,兩山之間的平地。原,寬闊平坦的地方。殷,震動聲。
杜甫 《秦州雜詩二十首》 《全唐詩》第2417頁。
上一篇:《鸛鶴追飛靜,豺狼得食喧.不眠憂戰伐,無力正乾坤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下一篇:《鼓鞞驚破霓裳,海棠亭北多風雨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