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漢儒雜道,宋儒隘道。宋儒自有宋儒局面,學者若入道,且休著宋儒橫其胸中,只讀六經、四書而體玩之,久久胸次自是不同。若看宋儒,先看濂溪、明道①。
【譯文】漢儒使道雜駁,宋儒使道狹隘。宋儒自有宋儒局面,但學者如果要學道,先不要把宋儒的主張放在胸中,只要讀《六經》、《四書》而仔細體會玩味,時間長了,心胸自然不同。如要學習宋儒,先學習周敦頤、程顥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濂溪、明道:濂溪,周敦頤號。明道,程顥號。
【名句】漢儒雜道,宋儒隘道。宋儒自有宋儒局面,學者若入道,且休著宋儒橫其胸中,只讀六經、四書而體玩之,久久胸次自是不同。若看宋儒,先看濂溪、明道①。
【譯文】漢儒使道雜駁,宋儒使道狹隘。宋儒自有宋儒局面,但學者如果要學道,先不要把宋儒的主張放在胸中,只要讀《六經》、《四書》而仔細體會玩味,時間長了,心胸自然不同。如要學習宋儒,先學習周敦頤、程顥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濂溪、明道:濂溪,周敦頤號。明道,程顥號。
上一篇:對境忘情,猶分彼我,圣人可能入塵不染,則境我為一矣。而渾然無點染,所謂“入水不溺,入火不焚”,非圣人之至者不能也。若塵為我役,化而為一,則天矣。
下一篇:或問:“虛靈”二字如何分別?曰:惟虛故靈。頑金無聲,鑄為鐘磬則有聲;鐘磬有聲,實之以物則無聲。圣心無所不有而一無所有,故“感而遂通天下之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