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!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!
蕭蕭: 風聲。易水: 源出河北易縣,是當時燕國的南界。荊軻奉命入秦刺殺秦王,燕太子丹送他到易水岸邊。荊軻的朋友高漸離擊筑,荊軻唱出了這首短歌。句意: 北風呼呼地刮著,易水非常寒冷,壯士這一去啊,就不再返回了。詩句蒼涼悲壯,氣氛凜然,表現了戰士為抗擊強暴而勇往直前、視死如歸的精神。
漢司馬遷 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 燕太子丹派荊軻入秦刺秦王,“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至易水上,既祖,取道,高漸離擊筑,荊軻和而歌,為變徵之聲,士皆垂淚啼泣。又前為歌曰: ‘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!’復為羽聲慷慨,士皆瞋目,發盡上指冠。” ( 《史記》 八六卷2534頁)
清沈德潛 《古詩源》 卷一: “至今讀之,猶存變徵之聲?!庇岜菰啤对娋硿\說》續編駱賓王《易水》詩注:“‘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’,寥寥十五字,而千載下如聞悲壯之聲?!?
上一篇:《風窗疏竹響,露井寒松滴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食不媮而為飽兮,衣不茍而為溫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