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堂前撲棗任西鄰,無食無兒一婦人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堂前撲棗任西鄰,無食無兒一婦人。
草堂前的幾棵棗樹,任憑西鄰去打棗,因為她是一個貧困的無兒的寡婦。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心。
唐杜甫 《又呈吳郎》 詩: “堂前撲棗任西鄰,無食無兒一婦人。不為貧窮寧有此,只緣恐懼轉須親。即防遠客雖多事,便插疏籬卻甚真。已訴征求貧到骨,正思戎馬淚盈巾。” (《杜詩詳注》 二○卷1762頁)
清仇兆鰲 《杜詩詳注》 卷二○: “此詩,是直寫真情至性,唐人無此格調,然語淡而意厚,藹然仁者痌瘝一體之心,真得三百篇神理者。” “ ‘無食無兒一婦人’ 句,中含四層哀矜意,通章皆包攝于此。”
上一篇:《四顧疑無地,中流忽有山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