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國語·周語上》記載:周厲王很暴虐,召(shào)公對厲王說,老百姓忍受不了啦。厲王很生氣,找了一個衛國的神巫,讓他監視誹謗的人,發現了就殺死他。從此,國都里的人誰也不敢說話了,路上相見,也只能用目光來示意。厲王很高興,告訴了召公。召公說:“是障之也。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。民亦如之。”
這一段是說,百姓的口是不可封的,如果封堵,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。本條兩句:封堵人民的嘴,其為害甚于堵塞江河。這是一種比喻。堵塞江河的后果,必然是堤堰決口,要傷很多的人;堵人民的口的后果也是這樣。
上一篇:《防決不奮,有水溢之害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下一篇:《防禍于未然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