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·朱熹《觀書有感》詩二之一:“半畝方塘一鑒開。天光云影共徘徊。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”
這是一首說理詩。寫小小池塘水之所以清,是有“源頭活水”。比喻詩文要清新,也必須有“源頭活水”。渠:代詞,代方塘中的水。如許:如此地(清)。本條兩句:借問塘水為何會如此之清,因為它有“源頭活水”。一般說來,流水則清,死水則濁。韓愈《答李翊書》中談到作文之道時,說:“行之乎仁義之途,游之乎《詩》、《書》之源。”看來朱熹詩中的“源頭活水”與韓愈文中的“仁義”、“《詩》、《書》”是一回事。也就是說要做好詩文,必須多讀圣賢書,多學圣賢之道。這樣,就可以立論了。后這兩句指要寫好文章,必須多讀書,多了解社會。
上一篇:《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下一篇:《聞伯夷之風者,頑夫廉,懦夫有立志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