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處覓不得 有時還自來
【本書體例】
【原文】:
詩
經天緯地物,動必計仙才。
…………… ……………
真風含素發,秋色入靈臺。
吟向雙蟾下,終須神鬼哀。
【原文作者】:貫休
【原文出處】:
——《全唐詩》卷八百三十三、中華書局1979年版9397頁。紀事題作《言詩》。
【詩話】:
0571 圣俞嘗云:“詩句義理雖通,語涉淺俗而可笑者,亦其病也。如有《贈漁父》一聯云:‘眼前不見市朝事,耳畔惟聞風水聲。’說者云:‘患肝腎風。’又有《詠詩者》云:‘盡日覓不得,有時還自來。’本謂詩之好句難得耳,而說者云:‘此是人家失卻貓兒詩。’人皆以為笑也。”(宋歐陽修《六一詩話》,《歷代詩話》本)
0572 天下事有意為之,輒不能盡妙,而文章尤然,文章之間,詩尤然。世乃有日鍛月煉之說,此所以用功者雖多,而名家者終少也。晚唐諸人議論雖淺俚,然亦有暗合者,但不能守之耳。所謂“盡日覓不得,有時還自來”者,使所見果到此,則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之句,有何不可為?惟徒能言之,此禪家所謂語到而實無見處也。往往有好句當面蹉過,若“吟成一個字,撚斷幾莖須”,不知何處合費許多辛苦?正恐雖撚盡須,不過能作“藥杵聲中搗殘夢,茶鐺影里煮孤燈”句耳。人之相去,固不遠哉!(宋蔡居厚《蔡寬夫詩話》十四,《宋詩話輯佚》本)
注:陶淵明《飲酒》詩句,詩見名句〔147〕。
0573 僧貫休,姓姜氏,字德隱,婺州蘭溪人。錢镠自稱吳越國王,休以詩投之曰:“貴逼身來不自由,幾年勤苦踏林丘。滿堂花醉三千客,一劍霜寒十四州。萊子衣裳宮錦窄,謝公篇詠綺霞羞。他年名上凌煙閣,豈羨當時萬戶候!”(1)镠諭改為四十州,乃可相見。曰:“州亦難添,詩亦難改。然閑云孤鶴,何天而不可飛?”遂入蜀,以詩投王建曰:“河北河南處處災,惟聞全蜀少塵埃。一瓶一缽垂垂老,千水千山得得來。秦苑幽棲多勝景,巴歈陳貢愧非才。自慚林藪龍鐘者,亦得親登郭隗臺。”(2)建遇之甚厚。……《言詩》云:“經天緯地物,動必是仙才。競日覓不得,有時還自來。真風含素發,秋色入靈臺。吟向霸蟾下,終須神鬼哀。”(宋尤袤《全唐詩話》卷六)
0574 作詩固宜搜索枯腸,然著不得勉強。故有意作詩,不若詩來尋我,方覺下筆有神。詩固以興之所至為妙,唐人云:“幾處覓不得,有時還自來。”進乎技矣。(清吳雷發《說詩營蒯》)
0575 說古人詩有吹毛求疵者,雖未免刻謔,亦頗有理趣,如“盡日覓不得,有時還自來。”貫休覓句詩也,或以為是失貓詩;“若教解語能傾國,任是無情也動人”(3),羅隱詠牡丹句也,或以為是畫美人詩;“樹底有天春寂寂,人間無路月茫茫”(4),曹唐漢武帝宴西王母詩也,或以為是鬼詩;“天末樓臺橫北固,夜深燈火見楊州。”楊蟠詠金山寺句也,或以為是牙人量四至詩;“到江吳地盡,隔岸越山多。”(5)吳僧詠白塔寺句也,或以為是分界堠子詩;“上窮碧落下黃泉,兩處茫茫都不見。”(6)白香山詠楊妃句也,或以為是目連救母詩;“秦地關何一百二,漢家離宮三十六。”(7)駱賓王詠古句也,或以為是算博士詩:“每日更忙須一到,夜深還自點燈來。”程師孟詠所筑堂句也;或以為是登廁詩;“王莽弄來仍半破,曹公將去定平沉。”(8)李山甫覽漢史詩也,或以為是破船詩;……(清梁章鉅《浪跡叢談》卷十)
0576 改詩難于作詩,何也?作詩,興會所至,容易成篇:改詩,則興會已過,大局已定,有一二字于心不安,千力萬氣,求易不得,競有隔一兩月,于無意中得之者。劉彥和所謂“富于萬篇,窘于一字。”真甘苦之言。荀子曰:“人有失針者,尋之不得,忽而得之,非目加明也,眸而得之也。”所謂“眸”者,偶睨及之也。唐人句云:“盡日覓不得,有時還自來。”即“眸而得之”之謂也。(清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二)
上一篇:《兵衛森畫戟 宴寢凝清香》詩詞名句鑒賞
下一篇:《幾夜礙新月 半江無夕陽》詩詞名句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