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·李昉《太平御覽·二〇八》引漢·符朗《符子》記載:周國有一個人準備下豐美的食品想和羊商量換羊身上的肉。話未說完,羊互相招呼,都逃到林中躲藏起來了。“欲為千金之裘,而與狐謀其皮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。”
本段大意:比喻做事不看具體情況,只為自己打算,是不會成功的。裘:皮襖。本條大意:想做值錢的皮襖,和狐貍商量要它的皮。比喻這是辦不到的。與狐謀皮一語,后多作“與虎謀皮”。
成語:與狐謀皮(與虎謀皮)。
宋·李昉《太平御覽·二〇八》引漢·符朗《符子》記載:周國有一個人準備下豐美的食品想和羊商量換羊身上的肉。話未說完,羊互相招呼,都逃到林中躲藏起來了。“欲為千金之裘,而與狐謀其皮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。”
本段大意:比喻做事不看具體情況,只為自己打算,是不會成功的。裘:皮襖。本條大意:想做值錢的皮襖,和狐貍商量要它的皮。比喻這是辦不到的。與狐謀皮一語,后多作“與虎謀皮”。
成語:與狐謀皮(與虎謀皮)。
上一篇:《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于淮北則為枳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下一篇:《欲人勿聞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為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