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于《健身名言大全·精神是健康的醫(yī)生》的名人名言
健康不是身體狀況,而是精神狀況的問題。
〔美〕愛迪夫人《科學(xué)和健康》
經(jīng)常保持心胸坦然,精神愉快,這是延年益壽的秘訣之一。
〔英〕弗·培根《人生論·論養(yǎng)生之道》
愉快的笑聲——這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標(biāo)記。
〔俄〕 高爾基《論法朗士》
健全的身體是健全心靈的產(chǎn)物。
〔愛爾蘭〕蕭伯納《革命主義者的宣言》
不能很好地處理情感的人經(jīng)常會代之以身體上的疾病。
〔美〕斯摩勒《美國人談生活的藝術(shù)》
身體靠營養(yǎng)來維持,精神何嘗不然。
〔古希臘〕盧克萊修《斷片》
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,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,如憂慮、頹喪、懼怕、貪求、怯懦……。
胡夫蘭德 《人生延壽法》
專心致志地從事研究和探索對醫(yī)治心靈上的痛苦是一劑最能奏效的良藥。
〔印度〕普列姆昌德《舞臺》
要是您在狂暴的感情沖動下犧牲了您的健康,他們的生命也將不免于毀滅。
〔英〕莎士比亞《亨利四世后篇》
保持一生健康的真正方法是延長青春的心。
《英國諺語》
樂易者常壽長; 憂險者常夭折。
(春秋)荀子《荀子·榮辱》
養(yǎng)心莫善于寡欲。
(春秋)孟子《孟子·盡心下》
憂郁生疾,疾困乃死。
(春秋)管仲《管子·內(nèi)業(yè)》
形勞而不休則弊;精用而不已則勞。
(春秋)莊周《莊子·刻意》
一人之身一國之家也;胸膜之位猶官室也; 四肢之列猶效境也,骨節(jié)之分猶百官也; 神猶君也;血猶臣也,氣猶民也。
(晉)葛洪《抱樸子·地真》
心樂而聲泰。
(南朝·梁)劉勰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
情憂不在多,一夕能傷神。
(唐)孟郊《偶作》
心寬不在屋寬。
(唐) 白居易《小宅詩》
自靜其心延壽命;無求于物長精神。
(唐) 白居易《不出門》
心為己帝,耳目為輔相,四肢為諸侯。
(唐)皮日休《皮日休文集·六箴序》
息精息氣養(yǎng)精神,精養(yǎng)丹心氣養(yǎng)身。有人學(xué)得這般術(shù),便是長生不死人。
(唐) 呂巖《絕句》
白發(fā)三千丈; 緣愁似個長。
(唐)李白《秋浦歌》
忍泣日易衰,忍憂形易傷。
(唐) 孟郊《贈別崔純亮》
養(yǎng)性之道莫久行久坐;久臥久聽;莫強食飲;莫大醉;莫大愁憂;莫大哀思;此所謂能中和; 能中和者久必壽也。
(宋)陶弘景《養(yǎng)性延命錄》
心可逸; 形不可勞。
(宋) 林逋《省心錄》
口腹不節(jié),致病之因;
念慮不正,殺身之本。
(宋)林逋《省心錄》
百憂惑其心。
(宋)歐陽修《秋聲賦》
主靜則悠遠博沉,自強則堅實精明,操存則血氣循軌而不亂,收斂則精神內(nèi)守不浮。是勤可以致壽考也。
(宋)羅大徑《鶴林內(nèi)露·內(nèi)編·勤有三益》
問長生久視之道,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。
(明) 陶宗儀《輟耕錄》
心寬出少年。
(清)王靜莊《冷眼觀》第二十五回
愁入心頭一寸熱;愁轉(zhuǎn)腸中腸九折。
(清)孔尚任《長留集·愁》
養(yǎng)心無別法; 只寡言少食息怒數(shù)般。
(清) 梁章巨 《浪跡叢談》
惱一惱; 老一老; 笑一笑; 少一少。
(清)錢大昕《恒言錄》卷六
表壯不如里壯。
《中國諺語》
心寬體胖,神清夢隱。
《中國諺語》
上一篇:關(guān)于《節(jié)日·端午節(jié)》的名人名言
下一篇:關(guān)于《讀書名言大全·精讀博覽得要義》的名人名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