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!
語出唐·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》。詩曰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!老去詩篇渾漫與,春來花鳥莫深愁。新添水檻供垂釣,故著浮槎替入舟。焉得思如陶謝手,令渠述作與同游。”性僻:性情怪僻偏頗。這里是自謙之詞。耽:沉溺,入迷。佳句:妙句,出色的句子。驚人:打動人心。這兩句詩的意思是:我這個人性情怪僻偏頗,為吟出美妙的詩句常常入了迷,造語如果不能打動讀者,到死也不會罷休的。此詩大約作于761年,詩人面對錦江水勢如海的壯闊景致一時拙于詩思,寫出這開頭兩句。它表現出作者嚴謹認真的寫作態度,說明詩人對佳句的苦心追求,“其警悟后學不淺”(朱瀚語)。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或只引后一句來說明創作上的苦心追求。
例如
①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”,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進行詩歌創作的原則,也是后世文人進行文學創作的座右銘。(摘自劉金樹《語不驚人死不休》)
②杜甫一生嚴謹創作,在熔字煉句上下過苦功夫。晚年他在草堂曾作詩一首記述自己的創作心得,其中最著名的警句即為“語不驚人死不休”。離開了這種矢志追求的強烈愿望和進取精神,任何靈感都會在松懈之中瓦解,任何天才也要在懶散之中泯滅。(摘自李嘉曾《“語不驚人死不休”——談開展創造性思維的進攻原理》)
③在這組七言律詩中,詩人不但寄寓了深廣的憂思和復雜的情感,而且就結構的嚴謹、對仗的工整、語調的妥貼、音律的和諧諸方面,頗下了一番推敲提煉、精益求精的功夫。這種“語不驚人死不休”的態度,無疑是寫詩所必需的。(摘自田耒《濃妝淡抹貴相宜》)
④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。”這篇文章在當年,無疑似一石激起千層浪,掀起軒然大波。(摘自張家康《陳獨秀與章士釗》)
⑤杜甫詩云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。”寫詩自應追求新奇,奇到絕處,就有“驚人”的效果。(摘自黨治國《語不驚人近正聲》)
上一篇:《月黑殺人夜,風高放火天》譯文解讀
下一篇:最后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