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鞭撲之子,不從父之教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撲:打。被鞭打的孩子,不會服從父親的管教。指教育孩子應講究方式方法。《孔子家語·六本》:“鞭撲之子,不從父之教;刑戮之民,不從君之令。此言疾之難忍,急之難行也?!?/p>
【例】平常很少同子女談心,不注意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;一旦發生問題,就采取棍棒式教育。這種教育方法,沒有不失敗的??鬃诱f:“鞭撲之子,不從父之教。”(曹紅鐸《“體罰”教育當休!》)
《鞭撲之子,不從父之教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撲:打。被鞭打的孩子,不會服從父親的管教。指教育孩子應講究方式方法。《孔子家語·六本》:“鞭撲之子,不從父之教;刑戮之民,不從君之令。此言疾之難忍,急之難行也?!?/p>
【例】平常很少同子女談心,不注意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;一旦發生問題,就采取棍棒式教育。這種教育方法,沒有不失敗的??鬃诱f:“鞭撲之子,不從父之教。”(曹紅鐸《“體罰”教育當休!》)
上一篇:《采玉者破石拔玉,選士者棄惡取善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下一篇:《飽食、暖衣、逸居而無教,則近于禽獸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