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牢騷太盛防腸斷,風物長宜放眼量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風物:風光景物。長宜:常應。指不良情緒有害健康,觀察事物要放開眼界。毛澤東《七律·和柳亞子先生》詩:“牢騷太盛防腸斷,風物長宜放眼量。莫道昆明池水淺,觀魚勝過富春江。”
【例】集古今長壽者之經驗,均有一共同點,即心胸開闊,性格開朗,精神樂觀,則必得長壽。毛澤東在《和柳亞子先生》七律中的兩句詩:“牢騷太盛防腸斷,風物長宜放眼量”,正是樂者長壽的真實寫照。(黨海政等《休閑娛樂百科全書》)
簡作〔風物長宜放眼量〕
【例】是時候了,我們應該十分重視素質教育,應該塑造大學人文精神,應該把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。“風物長宜放眼量”!(楊叔子《繼承傳統,面向未來,加強人文素質教育》)
上一篇:《烈火非不猛,不耗百煉金;寒霜非不嚴,不凋竹柏林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下一篇:《牧馬者,先去其害;驅羊者,亟鞭其后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