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國將興,聽于民;將亡,聽于神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將要興盛的國家,聽從的是民意;將要衰亡的國家,乞求的是鬼神。《左傳·莊公三十二年》:“國將興,聽于民;將亡,聽于神。”
【例】“國將興,聽于民;將亡,聽于神……”統治者若以民之是非為是非,國家就會興盛;反之,統治者若一味聽信于鬼神,國家就會衰亡。在這里,把是聽信于民還是聽信于神作為國家興衰存亡的依據,并明確給予了肯定的回答。(王杰《殷周至春秋時期神人關系之演進》)
簡作〔國將興,聽于民〕
【例】書中還貫穿著適應當時歷史潮流的民本思想,把民看作“神之主也”的觀點……強調了“上思利民”的必要和“民”在政治、軍事斗爭中的作用,從而得出“國將興,聽于民”的結論。(朱宏達《先秦散文·左傳》)
上一篇:《國富者兵強,兵強者戰勝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下一篇:《國將興,必貴師而重傅;國將衰,必賤師而輕傅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